ㄧ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從產地到餐桌 節氣與生活 農業臉譜 精彩活動
節氣與生活
果菜批發市場的24小時

  凌晨三點鐘,台北市第一、第二果菜批發市場燈火燦亮。不僅大台北地區的蔬果批發交易即將展開,影響全台灣蔬果行情的重頭戲也將上演。經驗老道的拍賣員迅速掃瞄眼前的買家,對今日的拍賣成果已了然於胸。

我們攝取的蔬果,每天凌晨會先在果菜批發市場等著被競標採買(攝影/陳淑慧)
▲ 我們攝取的蔬果,每天凌晨會先在果菜批發市場等著被競標採買(攝影/陳淑慧)

  「芒果現在開始拍賣!」、「宜蘭三星蔥……」凌晨三點二十分,拍賣區的擴音機陸續傳來各類蔬菜水果的拍賣宣告。各個拍賣區前方,聚集人數不等的承銷商,眼睛盯著拍賣螢幕,準備競標採買。

500位員工,服務350萬人口的蔬果供應

  台灣的果菜批發市場目前共有53個,其中規模最大的,要屬西螺果菜市場,由於是產地批發,一天24小時不打烊,隨時都有交易。西螺的交易採行口的一對一形式,買賣雙方談好價錢即可,不經拍賣競價,果菜市場並不介入業者和承銷人的交易,僅酌收場地管理費用。

  然而台灣果菜市場最具行情參考價值的,首推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經營的第一、第二果菜市場。這裡的特色是採取競標拍賣,而且全程電腦作業,成交價格即時上網,公開透明,因而成為全台蔬果價格的重要指標。台北市第二果菜市場的王丕火主任說:「這裡的行情漲了,幾乎全台也會跟著漲。」

  台北市第一和第二果菜市場的服務對象,除了大台北地區,還包括來自桃園、基隆和宜蘭的承銷人。擁有全台最大蔬果交易量,台北農產運銷以500名員工,每日完成2000公噸蔬果交易,提供350萬人口的蔬果供應。

從過磅到檢驗

  下午五點鐘,來自產地的貨車陸續抵達台北第二果菜市場,展開進貨程序。第一關是過磅秤重。隨後,果菜市場值班的理貨員會指導貨車,到指定地點卸貨。

進貨(本圖由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
▲ 進貨(本圖由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

過磅(本圖由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
▲ 過磅(本圖由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

  凌晨一點半,正式理貨員開始上班。他們先核對到貨件數,並且按照卸貨順序,編排拍賣序號,原則上採「先到先拍賣」方式。不過,為了配合政府推廣,凡吉園圃或有品牌、生產履歷的農產品得以優先拍賣。

卸貨(本圖由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
▲ 卸貨(本圖由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

理貨(本圖由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
▲ 理貨(本圖由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

  接著,理貨員要在每一組貨當中,打開其中一件,方便驗貨人員取樣驗貨。驗貨人員以國人自創的酵素檢驗法,快速檢驗是否有農藥殘留。若不包含採樣時間在內,實際檢驗工作只需25分鐘。

檢測農藥殘留(本圖由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
▲ 檢測農藥殘留(本圖由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

研判行情

  「到貨六千件,比昨天多了一千件……今天星期五,天氣不錯……」拍賣員首先觀察到貨量與到貨品質,並且依照天氣、星期等因素,研判行情,希望以公平合理的價格,將產品銷售一空,不讓產地受損,也不讓消費者多花錢。

  以天氣來說,天氣太過酷熱,往往令人胃口不佳,導致蔬菜需求減少,價格因而下跌。若天氣冷,家家戶戶大啖火鍋,那麼蔬菜需求量便會增加,價格自然上漲。此外,周六、節慶或休市前,價格也會揚升。

裁價(本圖由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
▲ 裁價(本圖由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

  拍賣員評估情勢,並參考前一日行情,對產品做出價格裁定後,逐一將貨品資料輸入掌上型電腦,包括農民代號、品名、件數、等級(特級、優級、良級),以及預估的價格。待當天到貨資料全數輸入完畢,透過無線傳輸,將資料傳送到主機。

  台北果菜市場的電腦拍賣台有兩種,一種是傳統的固定式,另一種是移動式,可以隨意移動到拍賣區域,只要開電腦,輸入拍賣序號,主機的資料即可傳送過來。一切準備妥當,拍賣員開始按照序號,進行拍賣工作。

固定式拍賣機(本圖由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
▲ 固定式拍賣機(本圖由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

拍賣情形(本圖由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
▲ 拍賣情形(本圖由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

與承銷人鬥智

  「18元!」拍賣員見買氣不錯,幾位主要承銷人都到齊了,而且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樣。先前,他評估這組貨一斤 20元,但為了製造競價氣氛,刻意開出18元低價。果然,承銷人一聽價格便宜,隨即往上追加搶標。不到三秒鐘,有人喊出:「21元!」拍賣員當機立斷,結束這組貨品的拍賣。由於成交價接近他先前的評估,拍賣員頗有成就感。

成交(本圖由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
▲ 成交(本圖由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

  王主任說:「拍賣員有時要和承銷人鬥智。如果他開價21元,承銷人認為價格高過預期,遲疑了一下。這一遲疑,買氣就冷掉了。」拍賣員偶爾確實要反其道而行,例如買方人數太少或買氣低迷時,拍賣員會刻意拉高價格,比如開出 25元,讓承銷人殺價,殺到20元就有人買了。

  「開價是有學問的,要開得吸引人,不論是由高而低、由低而高,或平實開價,都要看當時狀況,靈活運用。」王主任說得沒錯,正如划拳,如果老用固定模式,很快會被人看穿。因此,拍賣員必須隨機應變。

  此外,拍賣員也必須瞭解眼前的承銷人。比方說,目前正在拍賣的貨,有哪幾位承銷人會購買,他們各自出的價格落點在哪裡,以及需求量多少,這些資訊拍賣員都要非常清楚。王主任補充:「一個厲害的拍賣員要懂得察言觀色,眼觀四處,耳聽八方,客戶的舉手投足,任何一項微小的肢體語言都要看在眼裡,當作拍賣的應變參考。」

成交、提貨、送貨

  拍賣成交後,電腦立即印出交易傳票給承銷人。承銷人將傳票交給送貨工,由送貨工向理貨員提領貨品,並將貨品運送到承銷者的卡車上,完成交易。

  台北第二果菜市場約有130位送貨工,他們自備送貨工具,每件酌收10元服務費為上限。

送貨(本圖由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
▲ 送貨(本圖由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

  待蔬果運送到貨車上,承銷人迅速將蔬果載往全市各攤位或銷售地點。從凌晨三點二十分拍賣開始,大約清晨七點鐘,三萬、五萬件蔬果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拍賣,分散到北部市場。

拍賣行話

  果菜拍賣使用的語言是閩南語,而且是清晰、聽得懂的,不像漁市拍賣,外行人全然鴨子聽雷。但果菜拍賣也與台灣許多行業一樣,有自己的行話。

  比如拍賣接近尾聲,假若還有一大批貨沒銷售完,這時就會聽見有人以閩南語勸拍賣員:「叫人來洗!」意思是趕緊聯絡量販店、大型水果店或伙食團,以較低價錢一次清空。

  有時拍賣員眼看價格跌落,不願就此成交,然而到了一定程度,他心裡也會冒出:「該跑就要跑!」的行話,意謂:能脫手就盡快脫手吧,免得價格跌得太難看,對產地沒法交待;而「三保販仔」則指專門在拍賣尾聲撿便宜的承銷人。

服務的心態,讓產銷都滿意

  拍賣員是交易場上的靈魂人物。一個優秀的拍賣員不僅在現場主導拍賣氣氛,也需要經常到產地輔導農友做好分級包裝,以符合市場需求。

  「農友大都認為自家產品最好,導致分級與實際有落差。到了拍賣場一經比較後,自己評估的『特級』,很可能只是市場的『良級』。」王主任說:「拍賣員有時要帶實品到產地,或者拍照錄影,告訴農友這才是特級或優級,藉此輔導他們做正確分級。總之,一個好的拍賣員會非常關心農友的產品。」

  除了得到產地農友認同,拍賣員也必須獲得消費者信賴。「他必須衡量兩邊,設法賣出合理價格,讓產地的農友和承銷人雙方都滿意。」

  曾任拍賣員的王主任說:「拍賣員最大的快樂來自於工作被肯定時的成就感,包括精準研判行情、受產地農友與消費者尊重。」而這份成就感,來自於服務的態度、公正無私的心、柔軟的身段,以及經驗的累積。

批發零售輪番上陣

  早上八點鐘,熱鬧的批發交易結束不久,第二果菜市場的零售攤已有顧客上前採買。這裡設有一百五十個零售攤位,因位於台北都會,進口水果比例高,約佔了三成。蔬菜水果不僅貨色齊全,品質與新鮮度更令人激賞。特別的是,禮盒式的包裝,銷售成績不斐。

零批(本圖由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
▲ 零批(本圖由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

  零售攤最遲大約在下午三、四點結束營業。然而,五點鐘一到,批發市場的進貨流程又開始了,一輛輛貨車駛進入口,過磅、卸貨……啟動下一輪忙碌的批發工作。批發與零售輪番上陣,努力服務產銷兩端,以此守護台灣農業,正是果菜市場的特色與功能。

台北果菜市場拍賣交易流程影片(影片由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