ㄧ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節氣與生活
立冬、小雪


  曆書記載:「冬者終也,立冬之時,萬物終成,故名『立冬』」。「冬」在古文中代表「結束」,也有「凍」的意思,意指是一年中最後的季節,也是冰凍的時節。進入這個時節,表示冬天開始了,大地萬物的活動趨向休止,動物準備躲起來過冬,所謂「冬,終也,物終藏也」,就是形容此時的情景。

田地光禿禿一片及用金黃色稻子堆起的草堆  
▲ 田地光禿禿一片及用金黃色稻子堆起的草堆

  「立冬」日約在每年國曆的11月7日或8日,雖說進入了冬天,但位在亞熱帶的台灣此時並不會非常寒冷,甚至有時候還會有炎熱的陽光出現,因此有「十月小陽春」的說法。

  而此時節正是農夫收割水稻的時候,在田野間處處可見金黃色稻子堆起的草堆,俗諺說「稻成熟,入冬田頭空」與「立冬收成期,雞鳥卡會啼」,前者描述稻米收割了,田裡出現「剃光頭」的景象;後者則表示稻榖豐收,雞和鳥群因為有不虞匱乏的穀物可以吃,所以高興地啼叫。此外,農夫也會以這天的天氣來預測來年收成,同時估量明年氣候是否按照正常時序走,所謂「立冬先封地,風雨受人忌」,如果這天有風有雨,則是不吉祥的預兆。

休耕期的大片花海是最鮮明的農村印象  
▲ 休耕期的大片花海是最鮮明的農村印象

  除忙割稻,玉米園裡的農夫們也忙著採收玉米,市場的水果攤上更可見到酸甜多汁的橘子上市。「立冬」時節不僅是玉米最香甜好吃的時候,也是柑橘豐收的季節,喜愛食當令蔬果的朋友,不妨可以多嚐鮮味!

「立冬」時節的玉米最香甜好吃(本圖由安全農業入口網提供)  
▲ 「立冬」時節的玉米最香甜好吃(本圖由安全農業入口網提供)

象徵大吉大利的柑橘正是豐收季節(本圖由農業易遊網提供)  
▲ 象徵大吉大利的柑橘正是豐收季節(本圖由 農業易遊網提供)

  而所謂「立冬補冬,補嘴空」,在台灣的「立冬」這天還有一項習俗就是所謂的「補冬」,也就是「進補」。緣自古人認為人們在工作一年後體力耗盡,加上冬天天氣寒冷,所以亟需補充營養以恢復元氣、抵禦寒冬,時至今日,現代人還是延續這項傳統,每到「立冬日」前後,幾乎每個人都會吃上一碗麻油雞、羊肉爐、薑母鴨或是燒酒雞等來補充能量、暖和身體。

立冬補冬,家家戶戶在這天都會吃補調養身體;圖為麻油雞(本圖由清水園美食館提供)  
▲ 立冬補冬,家家戶戶在這天都會吃補調養身體;圖為麻油雞(本圖由清水園美食館提供)

  緊接著時序到了十一月中旬,進入「時天一積陰,寒未深而雪未大」的「小雪」。

  「小雪」約在國曆的11月22日或23日,是冬天的第二個節氣,不過在台灣並不會出現如曆書所說偶爾降小雪的現象,較明顯的氣候特徵則是東北季風越來越強,有些地方更因為地形的影響,風勢相當強烈,像是恆春半島的落山風,就是非常有名的東北季風。

恆春半島上的風力發電風車(本圖由農業易遊網提供)  
▲ 恆春半島上的風力發電風車(本圖由農業易遊網提供)

  進入這個節氣,冬天的味道越來越濃,也不會再有雷電交加的豪雨,因為這個節令是聽不到雷聲的,如果在入冬後還聽得到雷聲,就表示天氣異常,需要提高警覺,所謂「月內若陳雷,豬牛飼不肥」,即指冬天打雷會影響往後各種作物生長,同時豬牛等六畜將會有災疫,不容易養肥。

  農作部分,這個時候正是中部二期稻作收割的時間,因為台灣的亞熱帶氣候,稻米一年可以種兩次,最南端的屏東恆春地區甚至可收三次,所以從立冬到小寒這段期間都還可以看到忙著收稻的農人。

此時節的肥美豆仔魚和烏魚,讓饕客們大飽口福;圖為烏魚(本圖由農業易遊網提供)  
▲ 此時節的肥美豆仔魚和烏魚,讓饕客們大飽口福;圖為烏魚(本圖由農業易遊網提供)

  而在漁獲方面,農諺有云「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正說明此時在嘉義布袋可捕到「豆仔魚」,其肉質細緻,正是好吃的時候,不論乾煎、醬燒或清蒸都相當美味,好吃魚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這當季最肥美的食材!此外,所謂「小雪小到,大雪大到」,有「黑金」之稱的烏魚也在此時慢慢來到台灣,待到了「大雪」節氣,更是烏魚群大批湧進台灣海峽的時候,不僅是台灣漁民最期待的日子,更滿足了饕客的味蕾!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