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亮點茶莊、點亮茶鄉,請您來奉茶歇一下! ▲ 農業櫥窗主題:亮點茶莊(2023年2月-2023年3月) UTEE的誕生 自2014年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組成亮點茶莊輔導團隊,參考歐洲酒莊經營模式,組成專家輔導團隊指導業者,在經營模式、商品規格及服務接待等方面提升茶產業在消費者服務端的品質及附加價值與收益。 將傳統的茶產業從第一級農業生產x第二級加工製造x第三級服務銷售朝向兼具觀光、文創及體驗等特色的六級化產業發展,創造如米其林指南般的亮點指標,並以共同品牌UTEE(United Tea Estates Enterprise)行銷臺灣的精品茶及在地文化。 一個亮點光芒周圍,一串亮點璀璨了臺灣 臺灣優質茶葉的成功建立在種植、製作的技術及傳承,並透過行銷和創新使世界更認識臺灣茶。但故事的起點和終點是每個獨特的茶園,他們擁有多代經驗和手工藝。為延伸茶產業價值鏈,每一個茶莊故事的背後,都是一群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有真正信念、承諾和熱情的人。亮點茶莊在追求品質方面具有創新、專注和不懈的努力,始終如一地提供最好的茶葉給世界品嚐。截至2022年已嚴選全臺36家亮點茶莊,集結了在地茶葉種植者長期以來的豐富的經驗、專業的種植、精湛的工藝,製作出世界頂級的茶葉,共同推動臺灣茶產業六級化發展。 ▲亮點茶莊共同品牌UTEE (https://utee.tw/)作為臺灣茶連線世界之橋梁。 UTEE品牌、禮盒與創意遊程發表亮點無限 茶葉是我國重點發展產業,每年除創造可觀的外匯收入外,國內消費市場、茶飲連鎖、器具設備及觀光休閒等,總計超過上千億產值。為使臺灣茶更具國際競爭力,在茶莊經營輔導團隊專家學者及歷屆亮點茶莊共同構思,以UTEE(United Tea Estates Enterprise)作為亮點茶莊聯合品牌名稱,透過該品牌讓國內外消費者輕鬆獲得多元化精緻茶旅遊體驗路線資訊外,也能在UTEE禮盒中一次品嚐到臺灣各地精品茶。 ▲全臺8縣市、36家亮點茶莊分布地圖,邀請走訪亮點茶莊。 集結全臺最優秀的茶莊,凝聚茶知識共創未來 111年新徵選入7家業者加入亮點茶莊,並於2022年臺灣國際茶業博覽會中,由農糧署陳啓榮秘書進行頒證。歷屆亮點茶莊及委員顧問等貴賓也蒞臨現場。 ▲亮點茶莊徵選作業 ▲2022臺灣國際茶業博覽會-亮點茶莊頒證會 增能學習,提升五感體驗服務 亮點茶莊與不同產業交流及場域體驗,從地方發展、體驗服務、商圈組織經營、傳統技藝新體驗、農業技術交流等,以異業見學活動觀摩學習經驗,轉化成各茶莊們的未來進階發展的能量。 亮點茶莊安排願景工作坊,以專業互動討論課程加深品牌行銷知識、服務體驗設計增能。 ▲願景工作坊不僅以互動課程增能,於過程中討論與自我探索,凝聚各家的3年願景發展與彼此分享。 異業交流、同業切磋 ▲111年邀請國內銷售通路、飯店及旅遊業者,透過通路媒合活動與亮點茶莊業者們進行媒合交流。 ▲異業交流與增能講座學習之外,亮點茶莊業者們也相互訪問,交流彼此間的經營心得,串聯全臺的經驗傳承是亮點茶莊與眾不同之處。 UTEE是串聯臺灣接軌世界的橋梁,透過細心規劃多元化精緻茶旅行路線,以「茶旅行」吸引國內外遊客,邀請大家蒞臨本次亮點茶莊櫥窗展示及瀏覽UTEE官方網站資訊,實際走訪位於全臺灣8個縣市、36家各具特色的亮點茶莊,通過茶的旅行五感體驗, 進而認識 更臺灣這片土地所孕育的茶鄉之香。 ▲茶席體驗 ▲茶調飲品茗 ▲茶旅行-活動體驗 ▲亮點茶莊-品茗空間 ▲發現~世界上最好的茶、茶鄉、茶之旅! ▲UTEE官方網站 QR Code (https://utee.tw/) ▲全臺 36 家亮點茶莊網站QR Code(掃描品嚐好茶~)

一個產業聚落與飲食文化的形成,其成長茁壯需要一群人,為共同的目標努力向前邁進,才能使產業成長與茁壯。 ▲ 農業櫥窗主題:臺灣可可 獨一無二(2022年12月-2023年1月) 臺灣很幸運能在同一塊土地實踐從產地到餐桌(Tree to Bar),在可可莊園裡,從可可樹的培育、可可果的採集,到發酵的前置階段,讓新鮮的可可豆,在發酵前就有好的品質,不僅帶出臺灣可可獨一無二且多層次的風味,其生產方式也是全世界最短加工里程。此外,臺灣四季物產富饒、飲食文化的多元性,成為「臺灣可可 獨一無二」包容謙遜的文化風格,這樣的優勢是他國巧克力無法比擬,讓在臺灣崛起的可可產業,以島國之名昂揚國際。 ▲ 從可可到巧克力的旅程 「Tree to Bar」世代傳承攜手種下土地原力的DNA 臺灣可可樹的來源,可追溯到西元1922年日本人從印尼爪哇引進種子試種開始,但因種植技術無法突破,幾乎沒有收成而慢慢沒落。直到2003年屏東內埔的農民種下臺灣最早期的第一批可可樹,因而奠定臺灣可可的基礎。現階段屏東可可種植面積約200~300公頃,整體總產量逼近千噸,屏東的可可產業已經是一條龍,有著從產地到餐桌最短距離、最少的碳足跡,其次是屏東巧克力的製程最短、最新鮮。 ▲ 可可品種 屏東可可豆目前不具備抽脂的經濟規模,因此屏東可可都是含脂的,這幾年因為醱酵技術和風味品評的進步,滑順口感沒有改變甚至更好。在產業推進過程中,也形成一股可可產業族譜——百歲人瑞不退場、年輕人進場、父母親變成槓桿,讓老人家留在自己家鄉照顧可可園,讓年輕人負責行銷,中年人等於半老闆以行銷推廣為主,形成三代同堂讓孩子慢慢接棒出頭到店頭。 「越在地 越國際」 用臺灣風土耀眼國際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透過「農村社區產業企業化輔導示範計畫」以及「青年回留農村創新研究計畫」支持屏東可可青年投入創業期間,以標準化模式建立投入軟硬體資源,包含已初步協助完成符合國際標準之HACCP與ISO22000認證,同時也參考國內外可可初級加工品質規範製訂作業檢核手冊,希冀可可產業在穩定生產品質狀態下,未來得以打破既有的消費模式與框架,朝向多元加值的異業合作商業模式,達到創產、創價、創造與創生的經濟效益。 ▲ 臺灣從可可果變成可可豆,製成很短,也很新鮮 除此之外,也協助支持可可產業與高屏地區大專院校合作,如屏東科技大學擁有國內首屈一指的農學院,長年對可可樹多有研究,特別在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或如高餐大在餐飲與旅運專業,結合遠東科技大學自動化控制系在超臨界應用,以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設計系、屏東大學、美和科技大學、大仁科技大學等,達成實務與理論並行應用的產學合作,同時媒合青年學子投入地方產業與事務的參與,促進產業創新及創造在地學習、在地就業的新模式等,一起打造巧克力之鄉。 ▲ 臺灣的巧克力品牌 中央與地方從農村再生共同攜手推動地方創生 在政策推進的脈絡下,水土保持局協同其他單位聚焦可可產業發展方針,引進產業於各階段價值鏈發展中所需的資源挹注,以「擴大多元參與」、「強調創新合作」、「推動友善農業」和「強化城鄉合作」等四目標,引導各機關加強跨域合作,以PDAC循環模式平衡城鄉服務差距,持續精進服務作為,擴大與民間的互動合作。建構城鄉特色創新場域、打造區域產業品牌,進而吸引更多青年人才返鄉,種種的推動成效,儼然已成功打造出「臺灣可可 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產業品牌。
專題推薦
專題文章
-
開放的教養藝術 第三代花卉青農更勝於藍──美勝園 滿園井然有序的盆花、綠意,在半密閉、透光的溫室中,有噴灌的灌溉設備、光照栽培技術,讓麗格海棠、仙客來與鳥尾花等百花爭奇鬥艷。經營盆花品牌美勝園的張智勝,接續了祖父母輩白手起家的經驗,為傳統高勞力密集的...
培育農場新世代 小黃瓜達人傾囊相授 一邊用手固定導管,一邊駕駛電動車,學生蕭竣文拉著導管到溫室角落,準備注入益生菌,這是陳蒼鄢從源頭防止病蟲害的做法,也是他傳授給竣文的其中一項技術。 小黃瓜園不論農業技術或是產銷都十分出色,因此在...
創造新的農場風景──旺山休閒農場 看著眼前這片南瓜隧道,有葫蘆狀、彩繪樣貌的觀賞南瓜品種,還有蛇瓜、絲瓜、小苦瓜交織著點綴天頂,穿越了時空重新回顧這一切,看著自己的孩子可以回到家鄉玩沙、種菜,林智凱知道這條傳承的路會不斷地前進、開創,...
-
自己種菜最天然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均衡飲食,過量的肉類食物,往往容易帶來心血管疾病,因此,在追求健康飲食時代裡,人們對於蔬菜類的需求日益殷切,但又怕購買的蔬菜被菜農施以過量的農藥,為求吃得安心,便開始流行起自己動手種青...
在地消費‧農夫市集 在全球減碳風潮影響下,除了節能減碳外,減少「碳足跡」也成為新興的環保指標。所謂的碳足跡就是指一個人在生活中所製造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不論是平常搭乘的交通工具、使用水電等資源,甚至是日常生活的飲食,都會影...
豬農團結力量大,增強市場競爭力 為因應臺灣的小農制度,及便利小農們將所生產的農產品運輸到市場交易,因此政府長期以來推動共同運銷制度,輔導農會或鼓勵農民組成運銷合作社辦理共同運銷業務,因此大家常聽到蔬果有共同運銷合作社,豬肉當...
-
木質廢棄物轉生物炭─改良土壤又可發電 每每颱風過境,大雨橫掃,草木難敵風雨交加的侵襲,斷木殘枝總是瘡痍遍野,搖搖欲墜的果樹撐著枝幹,等待被收拾、救援。原本這類等著清潔隊剷除的木質廢棄物,因生物炭技術的開發,開啟了一趟全循環再利用的里程。 ...
用吃解決農業剩餘物的幫手─黑水虻 艷陽高照,微風徐來,在彰化縣員林通往集集的主要道路上,一條被青綠稻浪包夾(映襯)的小徑,直通御飧放牧養雞場。沒有預期的雞禽排泄臭氣,也沒有田間果實腐朽後的酸壞氣息,探究其因,發現這一切背後都歸功於一群...
工業漁業結合 冷排水擴大邊際利用效益 大型工業工程如何與在地居民共存,化衝突為共好,一直考驗著人類的智慧。台灣高雄市永安區液化天然氣(LNG)接收港自2005年起,將液化天然氣轉為氣態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冷排放水,供應給當地養殖業使用。如此,...
-
邂逅牠之前,先認識自己 兒時看別人家養狗、叫好又叫座的寵物電影、路邊櫥窗裡的漂亮狗貓,每個人多少都有「好想養寵物!」的時候。感動化為行動之前先想想,究竟寵物放在自己生命裡的哪個位置,有沒有條件養寵物,以及能養怎麼樣的寵物...
寶貝趴趴走 出去玩時總為寵物煩惱,可以帶牠出去玩嗎?不能帶的時候怎麼辦呢?怎麼帶牠?有哪些手續要辦?一項項打點好,你和寵物也可以走透透。 可以帶牠出去玩嗎? 寵物樂逍遙的阿狗、阿貓旅遊小教室有帶狗...
動物醫生的好幫手 面對動物的第一線動物醫生,後方有著強大的各種後勤部隊支援。在行政機關中與獸醫比較直接相關的單位,就是隸屬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麾下的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與家畜衛生試驗所了。 合格獸醫需要...
-
選蛋吃雞大代誌-這樣挑好蛋好雞 剛嫁作人婦的小琴為了練習洗手作羹湯,常常抱著食譜猛讀,她發現雞蛋、雞肉是廚房重要角色,無論煎、煮、炒、炸都美味,她決定親自去市場買些雞蛋、雞肉回家。出門前,小琴撥通電話向媽媽請教挑蛋、挑雞肉的要訣。 ...
科技發展助農業,侷限突破現商機 近年來為使農業領域的研究成果達到商品化與產業化,並讓農委會所屬的創新育成中心充分發揮服務能量,居中牽線增加廠商與研究單位的合作機會,以幫助產業在技術及設備上都能更加精進,並透過這些新式農業科技及農業設...
一顆雞蛋的小旅行 台灣人愛吃雞蛋,根據統計,平均一人一年可吃掉近三百顆蛋,雞蛋可說是台灣最受歡迎的食材,便宜、好吃、有營養、而且料理方式變化多端。 台灣蛋農約一千七百多戶,共飼養約三千六百多萬隻蛋雞,蛋雞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