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農業故事館 臺灣農業故事館

:::
同專題其他文章
揭開現代農民多元面貌 瞧!轉變中的農民 歸鄉,一種新生活型態 不分老中青,一起打拚 讓我們在國際發光 耕耘心中一畝夢田 好站連結
分享至 line line

耕耘心中一畝夢田

  愈來愈多人選擇離開都市遷往鄉村生活。這股「歸鄉潮」,或是因厭倦都市生活,想要尋找心靈解放的所在;或是渴望回歸自然,與土地進行最直接且深層的連接,汲取身心安頓的力量;要不則是從人文自然生態教育的觀點重新看待台灣農業,學習與大自然和平共存。農業提供這些人耕耘自己心中一畝夢田的土壤和養分,豐富了台灣農民的多元面貌。

  拜訪「榖東俱樂部」田間管理員賴青松的那天,剛下過2006活動 雨的宜蘭天空顯得灰濛濛的。坐在賴家門口那張樸實大木桌前,眼前所見儘是一畝畝還未下秧、正待補埂施肥的農田。因為播種插秧的時間還未到,稻田呈現各式各樣的景緻,有的滿布水色,有的則裸露焦黃色褐土,當然也有趁此空檔在自家土地上種些蔬菜供自用的綠意點綴其間,農地展露著萬種風情。

  成大環工畢業、擁有留日法律碩士學位的賴青松,原本很容易在都會中成為一名白領中產階級,輕鬆過日,但他卻選擇定居鄉下,過著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農民生活,還要辛苦地與老天搏鬥,一切所謂何來?他說「因為我在這裡找到身心安定的力量」,「土地是只要你善待它,它就會回報你,土地是不會背叛你的」,短短兩句話道出土地對他的深層意涵。

  他表示,國中時與祖父在鄉下共同生活的記憶,讓他從小對土地和農民懷抱很深的情懷。10多年前赴日本學習有機「共同購買」和合作社經營的經驗,則讓他開始思考「是否有一種既可以維生又可以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存在」,而「榖東俱樂部」正是這種理想生活方式的實踐。

  以「吃自己種的米」為訴求,賴青松在民國93年應昔日任職於主婦聯盟時認識的農民好友何金富之邀,舉家遷入宜蘭羅東山邊,開始成為「榖東俱樂部」的田間管理員。

  沒地又沒錢的他,為實現善待大地的夢想,由榖東集資訂定契約,讓他有錢租地,再以活動照片 不施化肥農藥的方式進行耕作。他從租地、播種、耕耘、收割、曬榖、碾米、分裝到把產品寄給榖東,全部一手包辦,每次收成則依榖東投資的比例分享。過程中,賴青松除善盡田間管理員的職責外,榖東需共同分攤的風險是老天爺要否賞飯吃或賞多少飯吃的自然法則。

  三年多來,「榖東俱樂部」迄今已累積到300多名榖東,大夥集資的錢讓賴青松目前有6甲的夢土可耕耘。他估計以個人一己之力,最多可租地耕種的面積可達8甲地,超過其個人能力所能負擔的極限時,他也只能說抱歉。因為賣米不是他的初衷,恢復土地原有的生機、長保土地的健康循環才是他歸鄉的本意。

  透過「榖東俱樂部」,賴青松實踐了理想的生活方式,不少榖東也透過實地參與和經歷,開始關心起台灣的農村和自然生態發展。他說,自己最想傳遞的是在追求快速經濟成長的主流社會價值中,大家能有機會回歸自然,懷抱珍惜土地的精神,進而學習在大自然面前謙卑的態度。

  賴青松以協力合作的概念,耕耘出心中的一畝夢田,溪底遙學習農園發起人馮小非則選擇另外一種圓土地夢想的方式。

  鄉下出生的馮小非,原在報社擔任編輯,921地震後進入南投中寮,辦社區報,參與地方重建和社區學習的工作。幾年下來,她發現土地因經年累月大量施放農藥和化肥的結果,土質嚴重酸化,農民的健康也因不當使用農藥而飽受威脅。「如果農民不能善待自己,如何能善待土地?土地不能被善待,種出來的農作物肯定不快樂,試想吃了這些農作物的消費者會快樂嗎?」言談間總是充滿自然人文關懷的馮小非,說了這段饒富哲理的話。

  不過,農民幾代下來根深蒂固的用藥觀念和做法,很難接受她的想法活動照片 。在幾經溝通仍無效的挫敗下,馮小非最後決定「以身試法」,親上第一線,做給其他人看,証明這是可以做到的。因此,民國92年她成立「溪底遙學習農園」,推廣無農藥化肥的有機農業,並讓自己成為一名農民。

  談起務農的這幾年,馮小非有說不完的故事,文采極佳的她透過網站將個人習農的心路歷程,溪底遙成員努力跳脫慣型農法、以安全栽培生產無農藥殘留柳丁的成果訴說給大家聽,希望透過這些發聲讓人們重新重視台灣的農業和農民,並且懂得尊重土地,學習與大自然和平共處。

  這些努力沒有白費。加入溪底遙學習農園的當地農友現已增至四人,人數雖少,但每個人都清楚知道自己所做的不只是關於農產品生產這檔事,更多的是關於如何創造自然、土地、人之間的良性循環關係。許多人支持溪底遙的理念,園內生產的柳丁今年在預購時就銷售一空。日前所屬的部落格更拿下「全球華文部落格『社區經營組』首獎」的桂冠,激勵了大家。

  馮小非完全是以志工型態經營溪底遙學習農園,問她覺不覺得辛苦?她說「不會啊,每當心情不好,就跑到果園中勞動勞動,看看柳丁生長的情況,與果樹說說話,心情自然就好起來了,說感謝都來不及了,怎會覺得辛苦」。她在一篇札記中寫道「食物可以進口,但是作物成長的過程無法進口,只有生活於其中才能享受,失去農業,我們將從人與自然的交界撤退,那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馮小非表示,很清楚自己不是為了要成為一名農夫才成立溪底遙,因為這樣只會搶了另一名原來農民的飯碗,她希望透過溪底遙學習農園讓台灣的農民和消費者開始用不同的角度和眼光看待台灣的農業和土地,創造農業的新價值。

  賴青松和馮小非用類似社造的行動創造台灣農業的多元價值。彰化大村鄉劍門生態花果園的園主賴仲由,則從農業轉型的步伐中為家傳四代的柳丁園找到新的出路和方向,打造屬於自己的田園夢。

  賴仲由像許多鄉下的孩子,成長後在父母的期望下到都市闖蕩人生。民國86年,因父親年事已高,身為獨子的他毅然束裝返鄉,經營祖傳的柳丁園。他說,剛返鄉時,採取的還是將柳丁拿到行口販售的傳統銷售方式,但每到盛產季節,媒體報導柳丁一斤一元時,心中就想慘了,所有辛苦都白費了。

  賴仲由說,自己從小在農村長大,赤腳踏在土地上的感覺最真切,那種與土地深層連結的紮根厚實感,是讓他無法忘懷農業的關鍵。但傳統的農業產銷方式讓人很難看到希望,他一直苦思該如何做才不會一直掉入此惡性循環。

  當時正值政府鼓勵有機與休閒農業的發展,而賴家的柳丁園一直都是採無農藥殘留的栽種方式,正與農業發展方向不謀而合。賴仲由認為,既然把柳丁賣到消費者手中經常得面臨入不敷出的窘境,何不乾脆讓消費者直接到柳丁園來,既可解決銷售的問題,又可讓消費者享受生態樂趣,增進農業知識,提高農業的附加價值,一舉數得。

  父子幾經溝通、折衝後,最後賴家的柳丁園成為今天的劍門生態花果園,以人文、教育、自然、生態的訴求搭起消費者與農業互動的平台。而劍門的名稱則取自賴仲由祖父賴雲龍的字,象徵「吃果子拜樹頭」的飲水思源精神。

  愛好攝影的賴仲由,更親自為園內所有鳥類生態留下珍貴的畫面和記錄,讓來訪者享受摘果、買果樂趣之餘,同時學習到生態知識,感受大自然的力量,體驗到尊重土地、珍惜農業的精神。農委會去年(95年)推動漂鳥計畫時,安排了六個梯隊的學員到劍門生態園體驗學習,顯見其所受的肯定。

  賴仲由形容劍門的經營就好比「客人賺到知識,農民賺到錢」,並保留土地的喘息空間。這也算是懷抱田園夢想的現代農民,在理想與現實間找到最佳平衡的寫照。

其他推薦文章
開放的教養藝術 第三代花卉青農更勝於藍──美勝園
無毒農業島最佳藍本─花蓮無毒農業
公平貿易,守護生態也照顧農人
農忙時不慌張,農業季節工調度系統建立!
不分老中青,一起打拚
文創巧藝 農村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