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農業故事館 臺灣農業故事館

:::
同專題其他文章
在農業中,看見生態之美 公平貿易,守護生態也照顧農人 坪林茶園與臺北樹蛙 田裡有腳印.讓農業與生態共存 薑心比心的有機農法 遺失的美好.水田生態 友善環境,找回消失的蜜蜂
分享至 line line

公平貿易,守護生態也照顧農人

農產公司承租的梨園現狀(溪州尚水提供)

  溪州鄉位於彰化縣最南邊,南臨濁水溪,日治時期挖掘的莿仔埤圳,除了是臺灣第一條官設水圳,也是彰化縣第二大灌溉系統,訂立了溪州鄉的灌溉基礎。

  自從水圳開通後,農民利用農閒之餘,將沙礫的旱地灌滿圳水,讓泥土沉積,並運用濁水富含的微量元素,補充土地養分、增肥和地力,溪州因此從濁水溪支流沙洲,轉變為良田,所生產的稻米更是香甜可口,如今是遠境馳名的「濁水米」。

  近年來,經歷科學園區和石化業開發案的水資源分配抗爭,溪州農民不僅守住原有的水資源,更凝聚溪畔的農民,成立「溪州尚水農產股份有限公司」。

農產公司承租的梨園現狀(溪州尚水提供)

  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公司,它不僅只是販賣友善農作產品,更要創造出另一種生活的價值,只要以友善環境的方式耕作,每分地以合理價格保證收購,讓農民在沒有收成量的壓力下認購所有濕穀。2013年申請了「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行動計畫」,在計畫協助之下,莿仔埤圳協會與農產公司合作實行「水田濕地復育計畫」,與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合作,紀錄調查恢復後的水稻田生態,並規劃各種增加生物多樣性的方法;隔年,參與契作的農民從11位增加到22位,農民願意接受在農法上的改變,而且現在有了公司的契作支持,儘管不施農藥要付出更多勞力作田間管理,也願意嘗試。原本因為除草劑而枯黃一片的田埂,現在也長出了許多小草,田裡的昆蟲和小生命逐漸多了起來,這些外人看不出來的細微改變,契作的農民都看在眼裡,漸漸的,大家都打從心裡認同這樣的友善耕作方式。

成功旅社農用書店(公司辦公室)(溪州尚水提供)

  友善耕作除了還給環境無害的空間外,田地光顧的動物也可安心享用田間產物,也許種出來的米沒有用化肥和農藥的米好看,卻更有原味米香,也更健康,吃起來也更香Q,這對友善環境行為而言,除了是值得,更賺到大家的健康。為了持續支持友善農業環境與生態永續發展,公司要求契作農民不得使用農藥、化肥和除草劑,讓生態能夠回到過去,達到保護土地與永續發展,也讓生物有塊乾淨的地方可以喘息。

  水田除可以生產糧食外,更有涵養水源、調節洪水、庇護動物、淨化水質、調節氣候等功能,許多生物更依存於此,如蜻蜓、蛙類等。傳統耕作以多元、半水生的環境,提供各種不同生物棲息於此,更依季節調整變化,進行水量管理。環境友善農業生產方式是生態系經營的重要課題,農業永續發展的價值已逐漸受到關注。

尚水米稻田與復育樹林(溪州尚水提供)

  「保價契作」模式保障農民收益之後,更長遠的規劃便是導引他們進行生態復育、文化開拓與傳承:進行挖溝,放養水族、空出野地、種植林木和築起綠籬,希望提供生物棲息的避難空間,留給附近一片原野淨土。此外,還承租一塊近9分地的廢耕梨園,嘗試以友善自然、無毒的方式栽培梨樹,寧可承擔數年的減收損失,也要讓梨樹與地力緩慢恢復到天然平衡狀態,與生物一同分享這座自然梨園。未來這裡除了是無害的自然生活空間外,也會是很好的生態恢復案例以及農事體驗的重要區域。

  為了順利營運,公司多次調整腳步,除要克服外在多種挑戰外,在面對生產端農民時,也要進行溝通、協助與監督,並善用政府提供的協助,未來更希望能得到更多人認同,擴展後端通路,並舉辦農事體驗與其他活動,讓更多人瞭解友善生產與環境永續是可以和諧發展,唯有夠健全的市場,未來才能讓更多有意投身友善耕作的農民加入。

書店內部擺設(溪州尚水提供)

  我們的米食文化淵遠流長,不該只知道吃米,而不認識真正的水稻。傳統產銷體系與國內開放的市場下,這些高成本、高價格的尚水米,無法與慣行農法或進口稻米競爭,因此友善耕作的下一步就是要讓消費者接受友善的成本與價值。這種將風險承擔在自己身上的公司,所展現出的自明性,我們更應該要支持它,如此農民才會有願意從事友善耕作,也是保障他們能有公平交易的稻米。

其他推薦文章
公平貿易,守護生態也照顧農人
充電再出發,農業知識任你學
農村遊學相揪夥
田媽媽的懷念好滋味
文創巧藝 農村新商機
農忙時不慌張,農業季節工調度系統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