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農業故事館 臺灣農業故事館

:::
同專題其他文章
好好吃飯 從小教起 認識食材有方法 地產地消最安心 營養午餐吃有機蔬菜 查詢系統讓家長放心 結合各界資源 食農教育更全面 推動食農教育的一百種做法 領先一步的食育小學堂 溫柔的飲食革命,幸福農莊建構的幸福餐桌 食農趣
分享至 line line

認識食材有方法 地產地消最安心

 我們吃的食物哪裡來?在重視食安的現代,這個議題顯得格外重要。

 產銷履歷標章,讓消費者可以查詢產地、生產者與食材來源,不就是農人種的、從店家買的?但是美國知名的飲食作家麥可波羅(Michael Pollan),寫了本厚達四百多頁的書,就只為了探尋美國人吃的食物從哪來。

 「美國人就像會走路的加工玉米,」麥可波倫說,由於現代食品工業化的發展,許多加工食品的成份都可以追溯到玉米田。從玉米田到餐桌上的食材,這段漫長的旅程,就是麥可波倫在《雜食者的兩難》討論的內容。

 在食品加工、運送的過程中,有許多複雜、隱晦的環節,因此一般消費者往往無從得知食材對人體是不是健康的,也不了解食材是在什麼環境下種植、生長的。

 台灣的飲食作家葉怡蘭認為,要吃安全又健康的食材,就必須了解自己吃的食材怎麼種、從哪來、如何吃。但是身為消費者的你我,一來大部分是外食族,二來也沒有那麼多時間一一探究食材的產地,怎麼辦呢?

產銷履歷制度,方便消費者追查食材產地、生產紀錄

 農委會在2007年起推動的「產銷履歷」,就是很好的幫手!取得產銷履歷認證的生產者,必須符合安全的生產過程,還需要詳細的記錄生產作業流程、產品移動的過程。這些記錄,就是得以追溯食材來源的保障。

 消費者只要用智慧型手機掃描產品上的產銷履歷標籤,或者上網到臺灣農產品安全追溯資訊網輸入追溯碼,就可以知道食材的產地、生產者與生產紀錄。符合產銷履歷的生產者,會詳細記錄生產流程,讓消費者吃的安心

 全台現在有1,028家農產品生產者加入行政院農委會的產銷履歷制度,提供146項產銷履歷農產品。農委會與家樂福、台糖量販、安溯市集、頂好超市等通路業者合作,在全台設置158處產銷履歷農產品專櫃。

 消費者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如果我們想吃的安全、健康,而且想了解產地、生產過程,那麼就會形成一股趨勢,近年來各地蓬勃發展的農夫市集便是個例子。農夫直接帶著作物,在市集上與顧客面對面互動。

溯源餐廳,消費者的新選擇

 除了產銷履歷、農夫市集以外,不少餐廳、食材供應商也關注到這股消費者的需求。今年開始,也有多家知名餐飲業者在農委會的輔導下,決定優先採用產銷履歷食材,並導入產銷履歷溯源餐廳服務系統,讓消費者在點餐時,能透過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即時查詢。

 安溯食堂更主打「溯源餐廳」這項特色,在餐廳設置「食材溯源公布欄」,每天都會公布食材的產地、生產者及生產紀錄,而且大部分都選擇產銷履歷認證的食材。

 這類強調食材來源的餐廳在台灣各地逐漸興起,例如在宜蘭有十家餐廳與國產有機農友合作,並參考日本為了提高糧食自主率、支持國產食材的綠燈籠制度,只要餐廳使用國產食材達到五成以上,就在門口的綠燈籠畫一顆星,六成以上就畫兩顆星,以此類推。

 高雄市政府農業局近年也推動「綠色友善餐廳」,鼓勵餐廳業者採用在地、安全的食材,通過認證後即可在餐廳門口張貼「高雄首選-綠色友善餐廳標章」。目前高雄市共有六間綠色友善餐廳。

重視生產履歷的食材供應商,追求永續發展

在地食材好處多,新鮮,又能支持在地農業 食材供應商也可以關注生產過程,例如從事水產貿易的湧升海洋集團,拒絕與使用地下水、大型箱網、集約式的水產養殖場合作,他們要求合作的漁民必須採用友善環境的養殖方式。湧升海洋集團總經理徐承堉認為,友善環境的養殖方式,加上為顧客分析海洋生態狀況,哪些海鮮可以多吃,哪些海鮮要少吃,「這些作法都是為了留給下一代永續的環境。」

 經營毛豬屠宰、肉品加工的信功實業,也是非常關注生產過程的業者。他們使用的肉品都是來自長期合作的契約牧場,因此每頭豬隻都有身分證,記錄了吃什麼配方飼料、接種疫苗的時間,而且有了豬隻身分證,還可以追溯每頭豬的品種、基因來源,有利於追查販售去處。

地產地消,降低食物里程

 地產地消,縮短食材從產地到餐桌的旅程食材從產地到餐桌的旅程越透明,消費者就吃的越安心,包括產銷履歷、溯源餐廳、農夫市集等,都是在這方面的努力。不過最好的方法還是減少食材從產地到餐桌的旅程,食材的來源,有遠有近,可以用「食物里程」(food miles)這個概念來理解,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長程運送必須使用能源驅動運送工具,例如船、飛機、火車、汽車等,在運送過程中儲藏食物也會耗費能源,因此不同的食物里程會產生不同的二氧化碳,影響溫室效應。因此,吃在地食材的好處多多,不但新鮮,減少食物里程對環境的影響,又能支持在地農業。

 認識食材,是吃的安心健康的第一步今年初,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宣示今年是農政主管機關的地產地消年,將強化食品安全,推動追溯履歷及地理標章等方向來區隔國產與進口農產品,持續推動吉園圃、CAS、產銷履歷、有機農產品等標章,並建置農產品追溯系統,結合QR-Code二維條碼,讓消費者能夠直接查詢生產者及產品資訊。

 要吃的安心、健康,消費者的力量是不可小覷的。就從認識「每天吃的食物從哪裡來」開始吧!

【撰文、攝影∕馬富宏】

其他推薦文章
魅力漁鄉~永續海洋
農村遊學相揪夥
好好吃飯 從小教起
無毒農業島最佳藍本─花蓮無毒農業
公平貿易,守護生態也照顧農人
農村再生作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