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農業故事館 臺灣農業故事館

:::
同專題其他文章
臺灣菇類產業發展概況 菇類嘉年華-常見菇類介紹 菇類栽培技術 菇類萃取新用途 菇類產業產量及銷售 太空包栽培後介質再利用
分享至 line line

菇類栽培技術

  台灣菇類產業發展自1909年起,即有香菇椴木人工栽培之紀錄,至今已有百年以上之歷史,而在1950年代起台灣政府因推展農產品加工外銷,因此造就有蘆筍、鳳梨與洋菇三大罐頭產業,其中洋菇產業由於政府的推動,使得當時冬天農村家家戶戶種洋菇,並使台灣在1970年代成為世界洋菇罐頭出口之大國,讓台灣享有「洋菇王國」之美譽。菇類的人工栽培由野外到智能化栽培主要可分成五大類,(1)仿野生人工栽培;(2)生態型段木栽培;(3)園藝式手工生產;(4)機械化設備生產;(5)工廠化智能生產。本文將此些不同栽培模式進行介紹。

仿野生人工栽培

  主要係針對共生型之菇類,如松露、松茸、牛肝菌與雞油菌等,此些菇類需要與植物共生方可形成菇體,而且多半會在植物根系行程菌根,故又稱之為菌根菌。此類型的菇類由於需要與植物形成菌根,因此其栽培期較長,現階段不利於在室內進行栽培,故多是在野外創造適宜的環境進行栽培。

段木香菇的栽培環境生態型段木栽培

  段木栽培則是菇類栽培最早之模式,也是在1970年以前台灣木耳與香菇主要之生產模式,利用砍伐後之木材,將之修整成適當大小之段木後,在分別透過打洞、接種、封蠟後放置在森林中或是簡易的黑網下進行菌絲培養,經過約4-5個月後,在天氣變冷或降雨時,即可將養菌完成之段木立放出菇,由於本方式之栽培期可達2-3年,因此目前仍是以野外生態模式栽培,目前在台灣許多原民部落中仍是常可見到栽培香菇之方式。

 

園藝式手工生產

香菇太空包栽培環境  園藝式手工生產是指早年利用簡易的設施對菇類進行栽培,栽培的菇種,包含太空包類的香菇、木耳或堆肥類的洋菇、草菇等,由於栽培的過程除太空包製作或堆肥翻段會使用少量的機械外,在接種、搬運與栽培管理之過程主要皆是以人力完成,其操作模式與園藝作物管理類似。此外,滅菌模式多是以常溫滅菌(如太空包滅菌溫度不會超過100℃)巴斯德滅菌(如堆肥滅菌不會超過65℃,且僅對主要病原微生物滅菌目標)為主,對於環境控制之方式多是以開窗通風、灑水降溫與覆膜升溫為主,此類型栽培模式雖已有利用簡易設施可達到避風遮雨之效果,但仍無法有效控制環境因素,因此栽培時仍是以秋冬為主,在夏季時多無法栽培,在台灣最主要之代表為香菇。

杏鮑菇栽培環境機械化設備生產

  機械化設備生產目前最佳的代表為杏鮑菇,其他還包含太空包栽培的環控菇類如白精靈菇與秀珍菇等,主要可利用機械化設備製包,且採用高溫滅菌系統(滅菌溫度須達到121℃,1.5公斤大氣壓),接種方式以半機械化人工接種,養菌室與出菇室皆採用溫控、通風與加濕設備,少數業者設置有自動化監控系統,但多數仍是以人工操作控制為主,雖然部分太空包運輸也會使用堆高機等設備,但排架、開包與採收仍是以人工為主,因此雖初步具有工廠化之雛形,但仍需要使用大量人力。

金針菇工廠化栽培工廠化智能生產

  目前最新的工廠化智能生產模式則以金針菇與鴻喜菇為範例,除栽培環境利用智能化之環境控制系統外,機械且自動化的產瓶生產系統配合液體菌種與自動化接種系統,可有效降低生產前端之人工使用,因此雖然投資成本較高,但由於具有人工少、生產管理精細與可高效生產等特點,目前已經成為國內植物工廠生產之典範。
 

 

撰稿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植物病理組菇類研究室 呂昀陞

 

其他推薦文章
驗證技術這麼做
聰明買健康吃 安全農產好安心
有身份證的農產品
從產地到餐「豬」,豬肉的小旅行
臺灣菇類產業發展概況
在地消費‧農夫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