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農業故事館 臺灣農業故事館

:::
同專題其他文章
時光飛梭臺灣森林的模樣 森林樣貌的改變 老樹們 小小樹苗去哪裡? 苗木培育 森林種子庫
分享至 line line

森林樣貌的改變

  造林的過程中,林相的調整非常重要,除了讓種下去的苗木可以健全的成長外,維持森林與存活在內的動物與其他生物的多樣性也很重要。除了天然演替調整林相外,在造林這漫長的數十年造林木生長期中,要如何才能達成這樣的生態平衡呢?

  根據行政院 2005 年一月通過的「國土復育策略方案暨行動計畫」, 5 月通過「國土復育條例(草案)」。台灣海拔 1500 公尺以上,坡度達 30 度以上的森林,以不從事人為干預, 採自然生態的工法復育治理 。至於 急需治理 的劣化地例如崩塌、土壤退化、遭到濫墾破壞、火燒跡地等,則需透過人工整治改善。舉例來說,崩塌地必須透過打樁 編 柵 人工植生 等方式 整治處理 。

人工整治樹木   森林中的植物藉行使光合作用,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加以吸收,轉化為有機碳的形式貯存在植物體內,成為森林生物量的一部分。而二氧化碳的吸存能力與林地生產力有明顯的關係,而且目前京都議定書只認定由人工林固定的碳,所以提高人工林的經營效率,為目前的首要工作。同時在森林中,林下的枯枝落葉層與森林土壤也具有貯存碳的能力。大規模的伐採與森林破壞是造成森林 無法吸附二氧化碳最大原因 , 隨著林木的成長,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也會逐漸變差,為了讓台灣海拔 1500 公尺以下,坡度達 30 度以下的國有林地能有效更新,可以透過計畫性的擇伐或帶狀砍伐等方式之疏伐,除去較不具經濟價值的樹木,讓被砍下的木材再利用,提供木材工業所需的原料,同時還能確保留下來的林木可以擁有足夠的生長空間,也讓動植物獲得更好的生存環境,形成完整之森林生態系,達到多樣性的生態平衡。

  另,對林地進行各項撫育工作如林地施肥、育林處理技術如疏伐、修枝、森林齡級和空間結構的調整等的使用與改進,使林木變成高價值、長生活期的有收穫之生產。通常高經濟價值之木材大部分為長伐期,但可以適度疏(擇)伐可以更有效增加碳吸附之累積。  

        重新造林雖然需花費較長的時間,但是卻可以逐漸恢復有機碳的累積。由於目前山上林地利用幾乎達到飽和,為提高森林的覆蓋率,達到二氧化碳減量的目的,在適地適木的原則下,選擇適當的樹種,擴大造林地,增加林木碳吸存量是更積極的有效做法。

植樹節大會  在裸露地或農地及林地被破壞的土地,運用造林或進行森林更新演替兩者兼用的方式擴大造林面積,經由都市林和社區林的營造,可以有效擴大造林面積,增加吸存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因此,自民國91 年到 97年林務局積極推動平地造林運動,民國97年更展開「一生一樹,綠海家園」計畫,預計在 5 年內,在 執行 20,000 公頃的休耕農地 造林並 培育 4 千萬株樹苗,以適地適木為原則,挑選適合平地造林的樹種,讓全島森林覆蓋率從目前的 5 8 .5 ﹪提高到 59.09 ﹪。依林務局的估計,綠海造林計畫完成後,造林面積可達 20 ,000 公頃,預計造林成林後,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 74 萬公噸,達到讓二氧化碳減量的目標。
其他推薦文章
還原我國畜牧業排放溫室氣體的事實真相
水噹噹的臺灣水
苗木培育
畜牧業運用沼氣發電 結合農田再進級
森林優生學
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