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農業故事館 臺灣農業故事館

:::
同專題其他文章
森林的呼吸 森林黑色奇蹟 黑鑽石亮晶晶 森林近你家 濱海綠色奇蹟 相關網站
分享至 line line

森林近你家

        社會經濟情勢的變遷,人們生活與工作壓力日增,為了舒壓,愈來愈多人利用休閒假日走向戶外、踏進森林,想要從自然環境中獲得解放,從自然中重拾能量。其實,只要你願意,森林可以走進你家、可以與你再靠近一點,因為「社區綠美化」工作,讓你在日常生活中一樣享有與森林談戀愛的機會。

社區美化     為了落實綠色環境理念,塑造「民眾走出去,森林走進來」的新林業文化精神,林務局自民國92年起推動「社區植樹綠美化」計畫,每年在全國各地評選出模範的綠美化社區,分不同級別給予不同的補助經費,以鼓勵居民參與並結合社區民眾的力量,共同營造自己的綠色家園。

      這項計畫執行以來,由於民眾對美化居家環境、讓自己涵泳在自然景觀中的熱烈追求,全國每年參與評選和評比的社區不斷增加,92-97年參與評比的社區總計有3042個。眾多角逐者中,雀評中選的,又依其成果分為全國模範、林管處模範和一般社區,據此於隔年給予不同補助經費。

      林務局指出,「社區一植樹綠美化」,主要是欲透過這樣的活動,讓林業走出去,走進每個社區、每個家庭,藉此教育民眾、吸引民眾、影響民眾,讓民眾有機會認識樹木、了解樹木、親近樹木,建立人與樹之間的新情感,建構自然美麗的綠色生活環境。

 事實上,「社區林業」的概念原先並不是如此「平地化的」。

     「社區林業」的緣起,最初是林政單位基於為與國有林班地附近的原住民部落社區建立良好互動關係,讓部落社區民眾參與地方森林資源經營,與林業機關發展出共管機制並分享執行成果,因而編列經費補助林班地附近部落社區植樹、進行景觀美化。後隨著時勢推移,森林走向平地、跨入都市、踏進一般社區,愈來愈能被大眾所接受,整個社區綠美化的工作才在全國鄉鎮市區拓展開來。

社區美化     由於「社區綠美化」精神之一是要建立人與樹木間的關係,因此獲得補助的社區在後續維護管理上,也要求必需居民投入共同參與,例如組織義工負責維護管理及協調居民認養,不得任其荒廢,林務局各林管處和所屬工作站都會定期與不定期派員到社區進行考核,以確保執行的成效。同時,評選的標準中居民參與人數也占了相當高的比例,以避免有社區拿了補助經費後,卻是請民間園藝景觀公司負責維護管理,讓該計畫的良善美意打了折扣。

     此外,社區在進行綠美化規劃時,要以選擇能塑造區域本土文化特色與風格的原生樹種為主,植栽以喬木為主,酌以灌木、草花為原則,並且植栽的選用儘量採各林管處所培育的現有苗木。

     執行多年下來,儘管參與的社區日增,但負責第一線的工作人員也發覺推動「社區綠美化」工作有城鄉差距。像都會區社區,因公有綠地或空地有限,很難將原生樹種植栽在都會區社區內;又都會區的民眾對綠美化的觀念多偏向種植花花草草,對原生樹種興趣度不高等。同時,原生樹種的苗木培育現況能否符合實際的需要,也是林務局未來思考的課題。

其他推薦文章
濱海綠色奇蹟
苗木培育
水噹噹的臺灣水
臺灣降低糧損的因應對策
森林優生學
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