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農業故事館 臺灣農業故事館

:::
同專題其他文章
蜂華再現 逐花而居的遊牧民族 讓專業蜜蜂為瓜果授粉 蜂與蜜的相存相依 多元蜂產品 蜜蜂的生存危機
分享至 line line

讓專業蜜蜂為瓜果授粉

在苦瓜網室裡利用蜜蜂授粉。  蜂是人類的好幫手,在農作物生產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全球約有七成五的重要作物仰賴蜜蜂授粉提高結果率,隨著人類開發、自然環境變遷,蜜蜂在農業生態系中不易生存。近年農民普遍感覺到作物結果率不如以往,加上高價瓜果移入溫網室栽種,更少了野生蜂群協助授粉的機會,而人工授粉耗時、耗工、成本高,為了解決農民困境,向蜂農購買蜜蜂,成了現代農民的好辦法。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早在二十年前就開始在各項作物推動蜜蜂授粉計畫,蠶蜂課助理研究員徐培修表示,某些作物特別仰賴昆蟲授粉,例如雌雄異花的瓜果類,如果自然授粉狀況不佳,農民必須一早去人工授粉,持工具將雄花花粉塗抹於雌花花蕊,而且隨著香瓜、哈密瓜等作物逐漸走向溫網室栽培,自然授粉機率幾乎沒有,就特別適合蜜蜂授粉計畫。

如授粉不佳,農友需要用毛筆人工授粉。  目前授粉主力為西洋蜜蜂(義大利蜂),農民以栽種面積、株距、開花期等要素來評估購買多少蜂群。例如一分地通常建議至少一個蜂群來授粉,若以一個蜂箱內有八個巢片、每個巢片有2,000至3,000隻蜜蜂估算,一分地至少要有15,000到30,000隻蜜蜂勤勞做工,有些出外採集,有些在巢內哺育幼蟲,才能達到最佳授粉效率。而一個蜂群最佳工作效率約有20至30天,等於一個月成本只需購買蜂群的兩千元(蜂箱可重複使用),相較於人工授粉的工資,可說非常物美價廉。

 

圖為小型溫室用的授粉蜂箱。  但由於溫網室並非適合蜂群居住的環境,蜜蜂起飛後的巡航高度大概是15到20公尺,但溫室至高頂多5公尺,加上趨光性影響,讓蜜蜂會不斷往外撞擊,造成蜂群的損耗。加上農民不熟悉養蜂專業技術,也不可能提供蜂群正常所需的半徑三公里活動範圍,在這樣嚴苛的飼養環境下,蜂農與農民雙方都已有共識將蜂群視為「授粉用的消耗性商品」,採直接購買而非租借的形式,避免因損耗或照顧不當衍生糾紛。

  相對於蜜蜂授粉業在歐美已經十分盛行,單種作物加上大面積植栽,讓蜜蜂授粉發揮最大效果;臺灣卻因耕地面地小、栽種農作多元,「蜜蜂授粉」尚未形成產業規模,也沒有公開又成熟的媒合平台,農民必須透過人脈或各種管道,找蜂農買蜂,每年能不能順利買到蜜蜂、何時能拿到蜜蜂,都是未定數。

未授粉的苦瓜果實很小。  不過為了減少環境、氣候、人力影響,臺灣農業轉型勢在必行,採精緻化生產的溫網室面積必然逐漸增加,當需求提高,蜂農勢必會因為市場誘因而提高供給,屆時無論是官方或私人企業,都會催生交易平台讓雙方媒合更容易,讓蜜蜂授粉計畫在臺灣也能穩固腳步、持續成長,讓蜜蜂成為農民最好的合作夥伴!

 

受訪者 / 審稿專家: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蠶蜂課 徐培修助理研究員

圖片來源: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蠶蜂課

其他推薦文章
國際行銷不遑多讓 養蘭高手吳烈光
返璞歸真,誓言讓臺灣糧食自足的張智傑
麻油製程不簡單,本土生產更心安
水果甜不甜?非破壞水果糖度檢測技術一「眼」看穿!
花現臺灣前景
一「香」一世界、臺灣是茶葉「聯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