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農業故事館 臺灣農業故事館

:::
同專題其他文章
保種育種 生物資源都是寶 保護希望之苗的國家作物種原中心 森林基因永保存,花粉、種子、母樹都是寶 臺灣畜產種原中心 禽畜保種育種安全重鎮 打造四海為家的水產生物種原庫 植物種苗產業商機大 高科技選種育種 創造畜產業競爭力 動植物品種也要智慧財產權保護 延伸閱讀
分享至 line line

保護希望之苗的國家作物種原中心

種原中心保存的各種作物種子,最前方是鷄母珠(本圖由國家作物種原中心提供) 如果台灣出現如電影「2012 年」情節的災變,那麼,農業試驗所的國家作物種原中心將是台灣的「諾亞方舟」,保護著災後農作物能迅速復生的「希望之苗」。

 這座在 1993 年完工的特殊級建築,真有些「舟」的味道,農試所種原中心組長黃勝忠在介紹這棟大樓時說,並不是看起來像船,而是它的設計理念像是把整座大樓建在一艘船上。

經歷 921 毫無損傷

 黃勝忠表示,當時是先進行地質探測,確定地層是穩定的卵石層,再設計滑式地基 ( 這指的是在大樓底下先建一個有柱、有樑、有牆的底層 ) ,再由此連結上部的各樓層,當地震發生時,整棟大樓是隨著底座搖動,就像船在海上遇到驚濤駭浪時一樣,除非底座整個翻轉,否則其上的樓房是不容易震倒的。「921地震這座大樓離車籠埔地震帶只有 500 公尺 。」黃勝忠說:「種原庫一點事都沒有,雖然農試所一些宿舍則被震得地基都露出了地面。」

 種原中心的內部結構也很特別,種原庫像是一個核心狀建築,四周被一間間的辦公室包圍,其概念很像有機農田必須都有的隔離帶,「這是當初規劃時針對可能發生的戰爭狀態作的設計。」黃勝忠說:「種原庫不但有超厚的牆,四周的辦公室也形成一個緩衝牆,即使遭到轟炸,也不會損及種原庫。」

種苗中心的組織培養室(本圖由國家作物種原中心提供)3 保存庫永續保存台灣作物命脈

  在這麼嚴密的保護層有 3 個保存庫,就是為了永續保存台灣作物命脈。長期庫裡有 397 種作物共 35430 份的種原,可以保存 30-50 年或更長久,主要概念是永續保存的;中期庫裡有 639 種作物的 70111 份種原,這裡頭的種原主要是作為交換、繁殖及評估用的,也作為基礎材料補充用,以保持長期庫材料品質的穩定,至於短期庫就是隨時要取用的種原材料,國內各有關單位欲貯藏其研究用材料時,也可以提出申請存於在短期庫中。

 為什麼要保存這麼多的種原?特別是很多是目前根本用不上,沒有生產價值的種原呢?雖然現在沒價值,不代表未來沒價值,現在不保存,在需要它的未來就沒東西可用。台灣原生稻就是最好的例子!

 農試所目前保留一塊地種了台灣原生稻,這塊地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也不灑農藥,任其自由生長,黃勝忠形容說:「它們活得很高興。」這種稻子不怕蟲、不怕病,沒水也活得下去,水多也死不了,萬一人類浩劫真的來了,什麼作物都長不出來時,這種稻子就是我們唯一的希望了。

  還有, 30 年前的台南棉麻試驗所因為塑膠工業打垮棉麻市場後關閉,黃勝忠說:「還好,所裡面的棉麻種原都留了下來。」 20 年後石油用光,棉麻再盛時,這些種原就是無價之寶了。

種子繁殖非惟一的保存法

  當然,作物並不都是靠種子繁殖,所以也要用其他方式來保存,例如無籽作物要用組織培養,要保持果樹特性,因要靠授粉嫁接或插枝者,就只能田間保存,黃勝忠說,這些部分農試所也設有 7 個田間種子原庫。

種原中心保存的稻米種子(本圖由國家作物種原中心提供) 除了在台灣有這個「諾亞方舟」外,農試所也採用了資訊界預防電腦出狀況導致資料全毀的備分待援觀念,把一些種原放在有「世界末日種原庫」之稱的 挪威斯費巴全球種子庫 。這是挪威利用一座廢棄煤礦坑改建而成,是在北極永凍層一個小島海拔兩三百公尺高處,無需電力就能達到所需低溫,全球暖化造成海平面上升時,也還淹不到這裡。

 台灣在 98 年 2 月正式加入「聯合國全球種子庫計畫」,將我國特有的水稻及雜糧、蔬菜等 15 種作物合計 12,639 份種子材料送到全球種子庫備份保存, 98年已將4014份台灣水稻種原送達挪威,今年三月又送3260份大豆種原過去。亞洲地區連日本及中國都還沒有這個行動,農試所已捷足先登,為「台灣保種行動」增添了一層保障,也為我國因應「氣候變遷」與「糧食安全」做好準備。

其他推薦文章
陪伴農民的良師 讓綠色農業成為永續產業
農業資通訊面面觀
一「香」一世界、臺灣是茶葉「聯合國」
從海洋找健康 褐藻潛力無窮
GIS地理資訊技術在農業領域上的應用成果
麻油製程不簡單,本土生產更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