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農業故事館 臺灣農業故事館

:::
同專題其他文章
臺灣好茶向前衝 一「香」一世界、臺灣是茶葉「聯合國」 從叱吒國際貿易到走入常民生活 茶業改良場是臺茶升級創新的火車頭 與好環境共生 邁向茶園友善有機之路 機械化與智慧化 臺灣茶業跨入新境界 埋頭茶樹育種 孕育出新時代的茶飲註腳 讓臺茶也像調製雞尾酒般的創意多元 「飲料作物學」成為一門臺灣農業新顯學 淨源護生保健康,坪林有機茶農契作再造茶鄉新風貌
分享至 line line

與好環境共生 邁向茶園友善有機之路

只有良好的環境,才能在茶樹中發現鳥巢。  踏入茶園裡,除了綠油油的整齊茶樹,也能有蟲鳴鳥叫等盎然生機圍繞於側──隨著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健康與自然生態,茶界也有不少人投入耕耘友善或有機茶園,盼重視自然永續的原則、不使用合成化學物質,並追求水土資源及生態保育的平衡,不只留下淨土,也給消費者安全農產品的保證。

  近年來熱門的台灣藍鵲茶,大大地標誌著「喝一口來自坪林的環境友善茶」,盼藉台灣藍鵲為消費者選茶的概念,傳達他們於友善茶園保護棲地、種出好茶的理想與實踐。

  同樣在坪林,「與蛙共鳴-有機包種茶分級評選會」則邀來樹蛙當評審!因為,不少茶農努力在翡翠水庫一帶的茶區發展有機茶,改以有機種植守護環境,再用好環境滋養好茶,讓翡翠樹蛙也能順利回歸棲地;此區甚至拿下全台第二個官方認證的「綠色保育標章」,並以此意象發展出有機茶的評選會。

  不少人已成功做出有機茶,但走向友善與有機,仍有重重關卡等待突破。

茶香背後有什麼?有機茶園二三事

栽培有機茶需要付出許多心力。  「做有機真的可能會沒飯吃!」位於南投縣名間鄉的瑞成有機茶園負責人余金炘笑談當初踏入有機茶前的心理準備,曾榮獲全台十大模範農民獎項的他從民國71年自行摸索入行、88年投入栽培有機茶園,如今已與子女共同經營五公頃茶園,更是走踏全台的有機茶講師。回首種茶歷程,他說:「做有機,就是因為覺得身體健康比什麼都重要啊!」

  余金炘回憶,剛入門學種茶時,人家講什麼、他就做什麼;後來,他敏銳觀察市場環境變化,認為自家茶應做出市場區隔,也體認到健康的重要性,更希望白手起家的茶園能成為自家孩子願意返家接手的永續產業,因而毅然決然地投入有機茶種植。同時,他積極至農業改良場、中興大學及農業試驗所受訓、上課;返家後,又在自家田間摸索、試驗資材,才一步步磨合出適宜的管理眉角。

  余金炘提及,台灣屬海島氣候,高溫多濕,茶樹病蟲害多,他的守備範圍因此要更廣。針對蟲害,他笑說,「田裡常常在驅害蟲,但就想說,讓蟲吃沒關係,不要吃太多就好了。」並以天敵及資材兩路並進,例如,園內的鱗翅目害蟲,可選用捕食性天敵蟲生線蟲加上蘇力菌防治;而對於蚜蟲危害則可以其天敵瓢蟲及草蛉控制。有效而對症下藥的防範,不只可事半功倍,更可維護生態環境,讓有機茶栽培一舉多得。

  「用什麼很重要,怎麼用更重要!」余金炘強調,課本內知識幫助理解知識,但回到田裡,各家茶園狀況不一,應如何發揮最大效益,不斷嘗試及辛勤巡園的功夫更不能免,才能內化成自家實力。

對面病蟲害,有效而對症下藥的防範,才能事半功倍。  而迎戰病害,有機茶樹更仰賴植物自身力量,而非一味地採藥物控制,所以,他認為最基本的就是讓植物保持健康,「就像人一樣,有體力就不生病!」對此,他理解到病發原因即是「菌由水生」,所以,不同於鄰近茶農只讓茶樹保持於30多公分高、便於採茶,他讓自家茶樹生長超過60公分。秉持此原則,茶樹間保持通風、遠離濕潤地面,自然減少菌由水生的風險。假使茶樹不幸生病,他也當機立斷地移除、燒燬枝條,以免病菌擴散。同時,他也在茶園周圍整理出如「護城河」的溝渠,確保其他田區的水源不會流向園內,為悉心呵護的茶樹多了一層保護。

  「這些都是為我自己而做的!」余金炘笑著直言,「從事有機,最開心的就是我兒子不用再摸農藥;就算客人來我家,我從田裡回來也不用先洗澡,因為身上沒農藥味,可以大大方方地跟他們泡茶聊天。」余金炘滿足地說,過去用茶葉養育子女,如今輪到他們接手有機栽培,能直面消費者並侃侃而談自家理念;他期待,藉政府更積極的推廣及行銷,除了教育消費者,也讓更多人有信心投入、壯大有機茶業。

茶改場投入鑽研,推茶農一把

  幾十年的經驗積累,讓余金炘從茶業門外漢走入有機茶園,他認為從事有機,最重要的就是心態。他坦言,看見許多人面臨病蟲害就無法繼續堅持,「但是有意志力才能建立技術啊!」

茶農將疑似病蟲害的植株寄到茶改場,希望能找到病因與解決之道。  對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不只舉辦推廣講座及研習課程,為不同階段的友善及有機農友提供資源,也極力研究友善及有機茶園適用的資材,希望助有意投入的農友一臂之力,減少失敗風險,也能成為茶農的強大後盾。

  因友善及有機農業強調自然、平衡,「所以,可以用來防治的資材比較少、效果較低、成本也比較高。」擔任茶樹病害研究工作的茶改場茶作技術課副研究員林秀橤表示,茶改場大多首推各作物可互通的資材,如蘇力菌供茶農使用。

  如果茶樹還是生病、也找不出病因,茶改場實驗室也猶如茶樹的「診斷站」,茶農可透過通訊軟體傳來植物生病照,或直接將植株挖來檢驗,林秀橤與同仁便於實驗室裡思索解方、試圖對症下藥,減少茶農田間用錯頻率。不只病害,茶改場也針對蟲害,積極研擬防治方式,例如試養害蟲及天敵,並試放於田間,測試其捕食及防治狀況再推廣給茶農。

不只沒農藥,維持品質才吸引消費者買單

當茶園的生態系建立後,害蟲和天敵之間就能產生平衡,進而控制病蟲害發生。  而許多人品茶如賞藝術品,因此,友善及有機茶的風味也常受市場考驗。「喝茶不是沒有農藥就可以了,好不好喝的差異很大!」茶改場茶作技術課蔡憲宗課長強調,要投入經營友善茶園並非一蹴可幾,往往都得從慣行農法汲取許多經驗、累積對茶園現場的反應及調度思考,包括如何選擇強勢品種、雜草控制、病蟲害防治、養分管理等,小細節都對茶葉的質量影響重大;且前端生產作業若有疏漏,則會影響後方製茶品質。

  也因此,他提醒,茶農在堅守友善及有機種植的原則時,必須從經驗鞏固茶質及客群,開拓出穩定的茶質與市場,「否則生產得不好,根本也不會有人來買。」蔡憲宗說。所以,茶農的技術仍是基礎課題,此後,才能循序漸進地跨入友善、邁向有機;也才能逐步朝向自然永續、水土保育及生態平衡等附加價值前進,並生產出安全且高水準的茶產品。

 

受訪者:茶業改良場茶作技術課 蔡憲宗課長、瑞成有機茶園負責人 余金炘
審稿專家:茶業改良場茶作技術課 蔡憲宗課長

圖片來源:瑞成有機茶園負責人 余金炘

其他推薦文章
麻油製程不簡單,本土生產更心安
陪伴農民的良師 讓綠色農業成為永續產業
從海洋找健康 褐藻潛力無窮
一「香」一世界、臺灣是茶葉「聯合國」
逐花而居的遊牧民族
水果甜不甜?非破壞水果糖度檢測技術一「眼」看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