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農業故事館 臺灣農業故事館

:::
同專題其他文章
畫家農夫+陶藝家農婦=怎樣的農村兒童? 農村藝術家 洪德潤(18歲,高中三年級)
分享至 line line

農村藝術家

淑玲親手製作的柴燒陶有著和農村的一樣生命力  藝術家或許總會給人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刻板印象,但是洪江波與妻子淑玲卻非如此,在他們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人文的溫度及旺盛的生命力。

  後龍灣寶地區,這個受到大地眷顧的濱海小鎮,土壤肥沃,是甜甜西瓜的故鄉,也是洪江波最眷戀的故土。人稱「波哥」的洪江波,在國中畢業後即離家北上向兄長學畫,這時候的畫作多是以水墨畫的手法描繪臺灣山林的壯闊景觀,只是,他也發現到,單以水墨技巧是不足以表現出臺灣之美,便嘗試融入膠彩的繪畫技巧,到後期就完全轉為膠彩畫。後來帶著妻兒回到故鄉後,他的作品轉為「就地取材」,主要描繪家鄉的農村景色,或稻浪翻風,或綠意盎然。凝視著他畫中的粒粒稻穗,似乎也能感受到稻桿正在風中搖擺著,不知不覺中掉入了這幅富有大地生機的景色。

  淑玲的柴燒陶雖然不能像畫作般直接表現農村之美,卻也能從樸拙的陶藝品看到一位陶藝家的細膩心思——尊重土地的情懷。不同於一般常見的電窯燒、瓦斯窯燒,柴燒陶更講究土、火、柴、窯四者與創作者的互動,正因為難以預測成品的樣貌,往往會為人帶來驚喜,淑玲認為這就是柴燒陶有趣之處,就像生活、也像耕作一樣,永遠不知道將會有什麼收穫或挫折,「不過就還是要盡心盡力吧!」面對生活與創作,淑玲始終保持堅定的信念,那就是做好自己的本分。

  波哥和淑玲一邊創作、一邊耕作,十幾年走來,過程有甘有苦,唯一不變的是他們一家人每一天仍舊辛勤地耕耘,從畫布到農田,從農田到陶土。

其他推薦文章
穀東俱樂部,織夢的快樂一家人
水源保護區的有機茶香,世芳茶園脈延三代
金美國小附幼與小白鶴邂逅的奇幻旅程
南澳阿聰自然田八歲小農夫 育苗秧採甘蔗一把罩
健康幸福~羅家姐妹用愛澆灌的有機農場
與自然共舞,享受田間生態的許家三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