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農業故事館 臺灣農業故事館

:::
同專題其他文章
人力培育輔導,創造臺灣農業新未來 農忙時不慌張,農業季節工調度系統建立! 產季區別+機械化作業,降低人力需求 撒下農業的種子-學生農場見習 農業聯合徵才平臺建立,整合全國農林漁牧之人力! 農會號召組團-農事服務團出征!
分享至 line line

農忙時不慌張,農業季節工調度系統建立!

各種作物的種植、採收期都不同,常有些時段需要大量人力投入,例如施肥、採收或分級包裝等

  農業勞力的不足,會依作物、季節而有所變化,一般來說,農忙時節的採收最需要人力,採收時的人力缺口為最需要先處理的課題。不過不同作物的耕種、生長特性和採收時間,都有顯著差異,因此為了有效解決農業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必須統計不同區域、作物的缺工情況,同時也彙整農村現有勞力,建立一套「農業季節工調度系統」,規劃農忙期間的人力調度與補充方案。

  農業為順應四季節氣而生的產業,各種作物的種植、採收期都不相同,一年裡頭常有些時段需要大量人力投入,例如施肥、採收或分級包裝等。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輔導處推廣科技正楊欣佳說,農委會近年積極建構「農業季節工調度系統」,協調並統計各區人力需求以及可調動的機動人力,以此為依據,才能適時適地的調配人力,讓季節工補足各地農忙時期的勞力缺口。

農委會建立「農業季節工調度系統」,由各地的農會或產業團體等輔導十二個縣市四十八家鄉鎮農會進行,協助解決農業季節性缺工問題

  2014年起,農委會補助48家基層農會試辦國內季節性農業人力調度計畫,由農會進行勞動力調度調查,了解該區農場的生產面積、發生缺工之平均生產面積、工作內容與預估人力需求高峰期,同時盤點區域內的農業人力,並且協同專業農民、產銷班及改良場提供專業職前訓練,再由農會媒合有缺工的農場與農村勞動人力,協助解決在地的季節缺工問題,也活化農村現有的人力。

  雲林縣農會推廣課長楊世榮便說,雲林縣所需的農業勞力,每個作物最需要勞動人力的時間都不太一樣。以蒜頭為例,9月、10月的播種時節最需要人力,之後的用藥、施肥的人力需求較少,等到隔年的3、4月採收期,則是另一個人力需求高峰。有些作物在採收期特別需要人力,例如小番茄,若太慢採收就會影響到小番茄的品質。不過也有作物比較沒有人力需求的高低峰,像是花卉,需要的人力較少,但是全年都需要人力。

農委會推動季節工調度系統,也協同專業農民、產銷班及改良場提供專業職前訓練

  楊世榮認為,其實以往農村也有類似「農業季節工調度」的機制,就是互相換工的傳統,不過近年因為農村人口老化,這種傳統慢慢消失,透過農會這個平臺,等於是重新建立這種季節工調度的機制,而且是以全縣為單位的調度。

  雲林縣的地理區域可分為山線、海線,靠山以果樹為主,沿海則以蒜頭、花生、甘藷為主。例如每年8、9月是斗六的文旦採收期,採收需要人工,不少農場主擔心找不到足夠人手,往往在採收前一陣子就四處召募臨時工,不過就在文旦採收的期間,鄰近的莿桐、古坑或沿海地方的農工,可能正處在農閒期間。

雲林縣的地理區域可分為山線、海線,靠山以果樹為主,沿海則以蒜頭、花生、甘藷為主

  

  楊世榮說:「因為山跟海種植的作物不同,需要勞力的時間不同,如果相互調配的話,就能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農委會建立「農業季節工調度系統」,由各地的農會或產業團體等輔導12個縣市48家鄉鎮農會進行,協助解決農業季節性缺工問題。2014年總計培訓了663 位農村工人,協助308位農民及農業合作社、農企業、農場等業者。

也有作物比較沒有人力需求的高低峰,像是花卉,需要人力較少,但全年都需人力

  

  

  2015年將擴大辦理,補助3家縣市農會及73家鄉鎮農會,預計可協助解決地方農民、產銷班及農企業等季節性勞力缺工情形,也促使農村社區人力活化、傳承及農產業永續發展。

其他推薦文章
不分老中青,一起打拚
圓夢新管道—農民學院 開創農業3.0
魅力漁鄉~永續海洋
農村遊學相揪夥
好好吃飯 從小教起
公平貿易,守護生態也照顧農人